开车前预冷必须启动发动机?学会这招不启动车子也可以享受清凉空调!

摘要:开车前预冷不必启动发动机,也能够享受车内清凉空调。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,包括预冷原理、操作方法、注意事项和实际效果。通过本文的介绍,读者们不仅可以掌握方便实用的预冷技巧,还能为环保出一份力。

1、预冷的原理

预冷的原理其实比较简单,就是借助车载空调的功能,将车内空气进行循环,使车内温度下降到所需的温度。而不同于普通的空调,预冷并不需要发动机的启动,就能够进行操作。

汽车空调的原理是通过空气循环来实现变温,一般来说需要在发动机启动后,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,再通过膨胀阀使其冷却并变成低压气体,从而产生制冷效果。而预冷则是放弃了这种方式,直接借助空调内置的电池和电源,通过内部循环和散热实现车内降温。

因此,预冷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会像普通空调那样持久,一般只能维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,不过够用来让驾驶者在一开始就享受到凉爽的空气。

2、操作方法

预冷的操作方法虽然比较简单,但是依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
首先,切记不要直接打开车内空调,更不能将温度设定得过低。首先应将车窗打开,将热空气放出,然后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~28°C左右。由于预冷时间并不长,低温会让车内温度略有下降,若过于低温可能存在过冷的情况,不仅浪费时间也容易对车内空调造成伤害。

其次,在操作过程中最好开启空调的内循环功能,可以减少新风的进入,从而快速形成冷气环境。再者,可以将温度调至最高,风速最大的模式,加快车内的空气循环速度。这样可以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车内制冷达到预期的效果。

最后,当温度达到预期时,切记在关掉空调后再关闭车窗,防止车内的寒气流失,影响预冷的效果。

3、注意事项

虽然预冷的操作方法简单,但是在操作过程中,也有需要考虑到的事项。

首先,预冷并不能长期使用,最好是在停车时使用。不要在开车途中进行预冷操作,因为会影响驾驶操作风险,尤其是开山路的时候,车内的温度会随着山路起伏而不断变化,使得预冷的效果失去稳定性。

其次,预冷的效果因受到环境和车内空调状态等因素的影响,每次实际效果可能不同,因此在使用预冷技巧时,也要参照实际效果作出相应的调整。

最后,由于预冷会直接从空调中散热,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,因此开车人在操作预冷前也要考虑到环保问题,尽量在车停放的地方进行此项操作,避免空调反复启动,节省能源和减轻污染。

4、实际效果

预冷的实际效果因每辆车的空调状态、环境影响等因素有所差异。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,预冷的操作还是能够带来明显的凉爽效果。

实际上,广西、海南等高温梅雨季节,由于长时间停车后车内热气难以排出,严重影响驾驶舒适度。而预冷技巧的使用则可以在开车前先进行车内降温,彻底清除热气,让开车更加愉悦。

从环保的角度来看,使用预冷技巧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空调启动,节省能源的同时,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空气污染。因此,在实际驾驶过程中,如果符合操作要求,不妨尝试一下这项便捷的技巧。

总结:

预冷虽然只是一项小技巧,但是在车主的日常驾驶过程中,也很有作用。预冷可以在不需要开车的情况下,提前将车内温度调降到舒适温度。不但可以在开车前提高舒适度,还能避免长时间空调开启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。在操作过程中,还须注意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,综合各方面的因素,提高预冷的实际效果。

留言